如果让看病的临床科学家和做实验的基础科学家围绕同一主题授课,是否能更好地讲授一门医学院研究生核心平台课?在主讲教师许正平教授提议下,经过课程组老师两次集体备课的讨论,柯越海教授自告奋勇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联合附属邵逸夫医院应可净教授,以《分子医学III》的呼吸专题为试验田进行课堂教改尝试。柯老师来自基础医学院病理系,主要从事肺损伤信号调控的基础研究,应老师是邵院呼吸科主任,长期工作于呼吸病临床一线,在肺炎与肺血管病诊疗方面经验丰富,颇具建树。
“间质性肺炎与肺血管病的临床问题与基础研究进展”是两位老师事先协商的授课主题。课堂上,柯老师首先就肺形态发生与功能进行了教学引导,接着应老师很快切入主题,从临床角度,患者感受重点讲授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特征并提出了关键临床问题;针对应老师的提问,柯老师接着阐述了肺干细胞、炎性微环境以及信号交互的理论,从基础研究角度分别对ARDS治疗、IPF病因及其PAH靶向药物研发做了系统的回应。两位老师相互配合,将关键临床问题分解成具体科学问题,基础临床结合,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入课堂。
同时在教学方式上,考虑到该课程分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生两个平行班,知识背景有差异,两位老师事先约定,同样主题,侧重点有差异,即为临床同学多讲解基础研究科研思路,为基础同学增加了问题为导向的临床知识。
应可净教授、柯越海教授与《分子医学III》主讲老师许正平
“课堂上,柯老师讲课思路连贯,传递的知识十分前沿,重点突出。提出的问题与思维虽然发散,但是和课堂的内容联系紧密。基础医学的学生对临床知识储备较少,但应教授对同一问题进行了精准讲解,融会贯通,串联新旧知识,感觉收获颇丰。我深深地感觉到,这种专题课程经过课下自主学习、搜索资料不断扩充,以至于课堂上的知识都能被很好的联系和消化,相比起学过就忘的灌输模式,这种精致充足的学习方式真让我觉得掌握知识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一名基础研究生回忆道。
同一个课堂、同一个主题、同一套课件、同一个目标。基础与临床老师携手同行,共同授课,围绕临床问题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有效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而且可进一步创新医学理论与研究技能并重的多元教学体系,充分反映了当今医学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流学科、一流人才、一流研究、一流医疗。基础和临床学科教授同时授课,一方面互相促进,让“科研点亮课堂”,另一方面也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搭建了新的整体,推进科教融合、医教协同,助力“双一流”建设。